首页 校园传真

汪清四小:信息技术赋能 共研智慧课堂

  • 2025-05-14 09:04
  • 阅读 58
分享到:


汪清四小大学区于427日和30日举办了"三个课堂"示范教研活动。本次活动以"信息技术赋能 共研智慧课堂"为主题,联合学区七所学校教研共同体,开启了一场充满科技与创新的教研盛宴。汪清县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馆、小教部全程参与指导。

本次活动旨在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教研共同体,通过线上集体备课与线下示范课展示,推动“三个课堂”常态化应用,探索“AI+双师课堂”教学模式,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,同时实现大学区优质资源共享。

427日,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科学、道法五大学科开展了线上集体备课。汪清四小主备,学区成员校同学科教师共同参与集备。各学科教师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,以教材研究为中心,聚焦信息技术赋能课堂,充分发挥教研组、备课组作用,对个人备课、集体打磨、展示共享等环节全过程展示。联合学区成员校各学科教师,通过虚拟教研室开展深度研讨,围绕教学环节设计、数字资源应用等展开思维碰撞;县电教馆馆长和教研员给予精准指导,不断优化教学设计,力求打造出更加高效、精彩的课堂。

4月30日的示范课活动,五位授课教师灵活运用数字技术,将其与学科教学巧妙融合,探究“技术赋能”课堂的多元性。

李彤老师的语文课堂《田忌赛马》,通过国平台资源进行跨学科融合,呈现学生策略思维路径,感受人物的智慧;运用AI智能体跨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,突破教学重难点,借助DeepSeek生成小组学生随机评价系统,实现教学评一体化。

金桂红老师的数学课堂《认识面积》,充分应用国平台学科工具,实现拖拽、拼接等互动操作,让学生经历面积单位的生成过程,突破重点,实现抽象概念的可视化理解,助力空间观念与数学思维建构。

祝雪老师的英语课《When is the art show?》,以“艺术展与生日派对”双场景串联时间表达核心语法,通过角色扮演、趣味问答激活学生语言运用;拓展延伸,创设生日派对真实场景,以及对话智能体,实现个性化课堂教学  

汪秋波老师的科学课《月球—地球的卫星》展现教学新风貌。课堂上运用三维星球模型、AI智能体、双师课堂、仿真实验、数字人等信息化手段,让学生沉浸式探究,激发兴趣,提升能力,为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提供范例。  

邵娟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《那些我想要的东西》,借助心愿卡、案例剖析与AI智能体互动等多元形式,引导学生辨析消费合理性,助力其树立理性消费观。

汪清四小大学区此次教研活动,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,更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,为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新动力,为深化“三个课堂”应用、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。

(作者/李希霞 摄影/郝晓微)


上一篇:智慧领航 共创未来 ——汪清县人工智能教育 下一篇: 吉林省安图县王德泰红军小学:以专递课堂之

发布评论

还能输入 140

用户评论